【三 一 教 會】

Welcome

✝ 追思與感恩


前言:這幾天大家應該都有出去走走,可能也遇到很大的車流量,最主要是因為這幾天是華人掃墓的節日。其實不管基督徒或非基督徒,因著文化因素,我們都會去掃墓。只是我們知道基督徒掃墓是敬祖不祭祖,我們一樣是慎終追遠,但基督徒不會將祖先當神明去拜。所以也不會有既希望祖先保佑我們,又怕祖先在陰間會冷為餓的狀況。但不管如何,我們要從聖經來看看,到底華人基督徒我們應該怎樣敬祖,怎樣追思。 二、掃墓祭祖的文化:其實華人之所以會有掃墓祭祖是有歷史原因的。首先,華人是因為深受儒家孝道的影響,所以也養成慎終追遠的態度。另一方面又受到傳統道教的影響所以把祖先神格化,希望祖先保佑我們。其實如果從佛教的觀念,祖先早就去輪迴,其實也不需要我們去拜他,所以在掃墓祭祖上,最主要還是受到傳統的儒家跟道教的影響。而忠孝路教會王武聰牧師在他的書中曾經對於祭祖文化作了一下的分析,他認為民間的祭祖一般來講,有四種用意:1.生命性:傳統認為祭祖有延續祖先生命的象徵,達成與祖先連結,薪火相傳的意義。2.文化性:祭祖也是傳統儒家孝道,慎終追遠的表達。孔子說:「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3.家族性:祭祖亦含有非常濃厚的家庭觀念,它也是凝聚家族力量,團結宗親的表現。4.宗教性:祭祖的行為有很強「亡靈崇拜」的成分,人害怕自己的祖先淪為餓鬼孤魂,影響家道繁榮、家庭平安,因此非拜祖先不可。所以我們可以說華人祭祖除了使命感、責任感,某時候也含有害怕,不管是蒙上不孝的罪名,也怕祖先懲罰。所以基督徒稟持著孝道與慎終追遠的態度,我們是生前孝順,死後追思。台語諺語說「生前一粒豆,卡贏死後拜豬頭」,也是提醒我們生前的孝順甚過死後的祭祀。所以從孝道跟慎終追遠兩個角度來敬祖,這是基督徒的責任與使命。另外,我們從這樣的角度來掃墓與追思祖先其實也能夠跟非基督徒的家人或族人對話與互動,不致為了祭祖這件事吵架。 三、死、埋葬、紀念與孝道:其實所有的人類(民族)對於死、埋葬與紀念都有部分的相同。在聖經早期,我們看看雅各的例子,雅各隨著約瑟久居埃及,但當他臨終前,他心裡面思念的還是他成長的所在迦南地,然後他要子孫們把他帶來迦南地與他的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都葬在同一處。所以我們看見在三千多年前,他們就有故土的概念,對當時的游牧民族而言,當他們死後還是會想要回到祖先安葬的地方。所以安葬對他們而言很重要,同樣,他們的子孫就會對祖先有一定的瞭解,因為安葬這件事就把每一個人跟祖先連結在一起,所以我們不管從舊約還是新約都可以看到以色列人是非常重視祖譜的,他們是非常念舊不忘本。接著我們也看見在摩西頒佈上帝的十誡,第五誡清楚說到『當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華-你上帝所賜你的地上得以長久。』上帝清楚給人一個命令,就是要孝敬父母,而在眾多命令中始終帶著處罰,但這一屆非常特別是遵守將帶來祝福。上帝就是要人們孝敬父母,透過這樣的舉動,上帝祝福人。所以從聖經以及以色列人的文化習慣看來,其實以色列人與華人一樣,非常重視孝道與追思。 四、:這也與聖經裡的概念很符合。所以往上感恩是華人與以色列人共同的美德。而以色列人的感恩更是徹底,我們看路加福音3:38,路加特地記載耶穌的祖譜最後寫到:「以挪士是塞特的兒子;塞特是亞當的兒子;亞當是上帝的兒子。」 路加雖然不是以色列人,但他卻清楚知道以色列人重視祖譜,更重要的是他們是上帝的兒子,是上帝的後代。所以簡單說我們除了是上帝的孩子,透過慎終追遠的態度,我們應該感謝上帝,因為他是人類的開始,人類都是上帝所創造,都是從祂而來。所以如果說我們要感恩,絕對不能忘記上帝的恩典,沒有上帝就沒有我們。 五、結論:清明節是華人特別的節日,是感謝歷代祖先的付出,特別是扶養我們長大的長輩們(上一代)。所以一方面我們感謝,一方面我們也要學習他們的付出,特別是信仰的第一代帶給我們的影響,我們除了感謝還要帶出信仰的影響力,讓信仰不要因為傳了三代四代就失落或停止,讓我們能夠更加儆醒。每次清明掃墓都是我們再次學習感恩,以及學習先輩無私的付出,讓我們也用著同樣的心牽成下一代,影響下一代,使我們一代影響一代,世世代代都敬畏上帝,世世代代都成為感恩的人。基督徒敬祖不祭祖,但我們要成為最會感恩,最願意學習,以及最願意做榜樣的人。


高雄市三民區天宮街28號三一教會 Ⓒ by 2018

回到最上方